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 (1)

本文由用户“lms886”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5 06:56:25 举报文档

以下为《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 (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简单的时间计算

三维目标

1.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体验、探索并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和培养学生估计经过时间的意识。

2.在解决生活中经过时间计算的问题中,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实用性,提高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生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并会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的经过时间。



教学资源

学生在生活中对经过时间有一定的经验和感受。学生已学习了24时记时法。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2 分钟)

1.出示节目预报:(普通记时法)

学生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吗?同桌两人练习。

2.出示节目预报表。(24时记时法)

学生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板块一》

师:谁来当一回小小播音员,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呢?

出示节目预报表。

师:观察这张表,你能说哪个电视节目播放的时间比较长,怎么知道的?(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请继续观察,思考“六一剧场”播放了多少时间和“金色的童年”播放了多少时间。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10 分钟)

1.根据学习材料,理解题意。

2.自主探究怎样计算从几时到几时和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的经过时间。

学习菜单:

(1)思考“六一剧场”播放了多少时间。

(2)思考“金色的童年”播放了多少时间。

(3)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看书本第53页,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完善认知结构。

《板块二》

1.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菜单进行自学。

3.学生自学后,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12 分钟)

1.围绕学习菜单进行全班交流。

2.预设:“六一剧场”

①14:00即下午2时,16:00即下午4时,4㧟2=2(小时)

②14:00至15:00是1小时,15:00至16:00是1小时,

合计2小时。

③16㧟14=2(小时)

预设:“金色的童年”

借助例题中的线段图,让学生说出是怎样推算的。

算式是40㧟10=30(分).

3.进一步掌握计算几时到几时和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的经过时间。

《板块三》

1.利用钟面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并找出“六一剧场”播放了多少时间。

2.结合线段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金色的童年”播放了多少时间。

提问:图中是把1小时平均分成几份的?每份表示几分钟?开始的箭头和结束的箭头分别指向什么时刻?涂色的部分表示什么?



四、分成练习、内化提升(预设8 分钟)

1.基本练习。

想想做做第1~4题。

2.解决问题练习。

想想做做第5题。

3.阅读练习。

“你知道吗?”

五、课堂作业。(预设8 分钟)

1.完成《补充习题》第42页第1题中的第2小题、第3题、第4题中的第2、3小题。

2.拓展练习。

小明应该睡眠10小时,明天早晨6点半起床,今晚应该几点钟睡觉?

《板块四》

1.分段练习,全班校对,汇报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查找原因,研究对策。

2.有关题目的点拨。

首先请学生看懂火车时刻表,弄清到达和出发的时刻,明确“运行”和“停靠”的含义,然后计算经过的时间。

《板块五》

1.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要注意学困生的作业情况,随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先做完的学生,可以做拓展练习。

3.集体交流时,及时反馈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师生一起分析错误原因,最后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答案。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 (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