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zjwznjc”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19:43:56 举报文档

以下为《《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8.1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② 从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论证的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 经历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② 认识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推理得到的,感受通过理想化的实验来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即“实验+推理”科学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验探究活动的参与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并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科学探究、认识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加上科学的推理得到,感悟科学探究的曲折和艰辛。

难点: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理解、迁移。

教具准备:

老师:斜面、毛巾、棉布、木板、小车、惯性演示器。

学生:生、熟鸡蛋各一枚。

教学流程:

一、课前思考

1、情景联想:

① 、脚踢出去的足球,会在草地上慢慢停下来。

② 、脚不踩踏板,自行车会在水平地上慢慢停下来。

2、实验演示:

③ 、手推木块

思考:

足球、自行车、木块为什么最终都会停下来?

怎样才能让足球、自行车、木块继续运动?

二、历史回顾:

1、历史观点:

①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② 、伽利略的观点: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两种观点,谁是孰非?

2、实验演示:

③ 、斜坡实验

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去掉木板上的棉布,再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

问题探究:

问题a :两次实验中为什么都要保持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自由滑下?

问题b :实验中为什么要选用棉布和木板两种不同的平面,改变了什么因素?

问题c :小车在棉布表面上和木板上运动的距离相等吗?说明了什么?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的阻力越   ,滑块前进的距离就越  。

3、情景答疑:

①、足球、自行车、木块能从动到静止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继续思考: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一个物体不受力,那它的运动状态会怎样?

5、牛顿主要成就及名言:

① 、成就:万有引力定律。

② 、名言: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三、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总结: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解读牛顿第一定律:

①一切物体:是指宇宙中所有物体,不论物体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

②不受力作用:定律成立的条件,是一种理想情况

③总保持: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其中一种状态,没有第三种可能。

④或:到底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即:“静者恒静、动者恒动”。

3、课堂训练:

例1:学法P17课后提升 1:在物理学中,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得的( )

A、直接由猜想得到的

B、直接由日常经验得到的

C、直接由实验得到的

D、通过分析事实,概括和推理得到的

例2:学法P17课堂训练 2:正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立即停下来

B、慢慢停下来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改变运动的方向

例3:学法P17课堂训练4:如图所示,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会沿______路线继续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四、惯性:

1、惯性内容: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解读】

①一切物体:是指宇宙中所有物体,不论物体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

②都:无前提条件,运动的、静止的,质量大的、质量小的都有惯性。

③原来运动状态:静则维持静、动则维持原来的运动。

④性质:是物体具有的一种属性。所以在表达上只能说“由于”、“具有”惯性,不能说成受到惯性,更不能认为惯性是一种力。

2、课堂训练:

例1:学法P17中考体验 5: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中的宇航员不具有惯性。

B、物体运动时具有惯性,静止时不具有惯性。

C、XXXXXXXXXX

D、XXXXXXXXXX

例2:学法P29中考体验 3:下列有关学习、生活中物理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学校足球课上,踢出去的足球,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XXXXXXXXXX

C、XXXXXXXXXX

D、XXXXXXXXXX

3、想想议议:

① 、拨动簧片,把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弹出时,小球并没有随着金属片飞出。你能说说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吗?

② 、行驶中的汽车突然刹车时,身体会前倾;汽车突然开动时,身体会后仰。

想想看,身体向前倾、向后仰的原因是什么?

4、情景模拟:

①讨论:要想击中地上的目标,飞机应当飞到目标上空再投弹,还是提前一段距离?为什么?

②演示:

③分析:

投弹前:飞机和炸弹都 。

投弹后:飞机将继续 ,炸弹由于具有 ,仍然保持向前运动,所以不能到目标上空再投弹。

5、课堂训练:

例1:学法P17课后提升 7:在水平轨道上有一辆实验车,其顶部装有电磁铁,电磁铁下方吸有一颗钢珠.在实验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钢珠因断电下落.图中虚线表示以实验车为参照物,钢珠下落的路径,正确描述钢珠下落路径的示意图是(  )



例2:学法P17课后提升 13:小刚同学把一只熟鸡蛋和一只生鸡蛋都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使它们在桌面上绕竖直轴水平旋转,如图所示,两个鸡蛋旋转情况有何不同,怎么辨别生鸡蛋和熟鸡蛋?



6、情景再现:

① 、滑雪

② 、骑自行车

③ 、滑滑梯

④ 、荡秋千

⑤ 、滑车

7、惯性的应用与预防:

1、套紧斧头 2、车限载限速 3、铁锹送物

4、系安全带 5、洗衣机脱水 6、安全气囊

属于惯性应用的有:

属于预防惯性的有:

五、本节小结:

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收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3、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六、本节作业:

1、课堂作业:教材P19 动手动脑学物理2、3、4

2、家庭作业:学法P16-18 牛顿第一定律

3、思考:小明想出一个免费周游世界的办法:坐在一不动的热气球上,靠地球的自转实现目的,他的想法能实现吗?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