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检阅》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检阅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俱乐部、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羡慕、情不自禁、隆重、主席台、观众、纠正、淹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以及他的优良品质。
2、通过感情朗读,感受团结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准备: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段精彩的录像,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看完后告诉老师你有什么感想。 生欣赏《国庆检阅》录像片段。
汇报你看到了什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生:录象里的解放军叔叔在接受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师:那什么叫“检阅”?(生答)(师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检阅。)
师:刚才的录像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真整齐呀!
生:就好象是一个人走出来的,太整齐了。
师:这段录像记录的是2009年国庆节,我国举行的隆重的阅兵仪式,数万人的队伍接受了国家领导人和全国人民的检阅。参加的这些军人可以说是百里挑一,甚至是千里挑一,练成现在这样还要经过非常严格的训练呢,精彩吗?我们的课堂同样精彩,看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老师相信你们也经得起老师的检阅的!是吗?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4课《检阅》。现在请大家认真读一次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读课文)
读后生汇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相机贴贴两句重点句?
师:在波兰国庆节这个盛大的节日里,有许多游行队伍要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观众的检阅,看此时要通过主席台的是什么队伍?
生:儿童队员的队伍。 (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这列队伍中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队伍中有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师:多奇怪呀,这么隆重的游行检阅仪式,竟然有残疾孩子参加,而且这列队伍还博得了观众们的称赞,观众们怎么说?读出来,一名观众说,“这个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师板书)
二、走进故事,感知文本,情动你我
师:“这个小伙子真棒!”是夸谁呢?
生:博莱克。
师:为什么要夸他?课文中是如何描写博莱克在队伍中的表现的?默读课文,10到13自然段,并用直线画出有关句子。
师:谁来说说自己找到哪些句子?根据生回答出示句子(出示: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师:你找得真准,谁来读出博莱克出色的表现?(指名读。)
师:通过读和听这段话,给你怎样的感觉,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博来克?
生:一个残疾人还能走的这么好。
生: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残疾人而影响整体。[
生:我感觉他一点都不自卑。(板书:自信)那你来读读博来克自信的表现。(读“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师:透过博莱克的精彩表现,想象一下,他在训练场上是如何刻苦训练的?
生:我仿佛看到他摔倒了,但是他坚强地站起来了。
生;我看到他满头大汗,同学们让他休息,但他却坚持练习。
生:我看到他忍者腿疼刻苦练习,舍不得休息。
师:透过这些想象,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博来克?(坚强的、刻苦的、身残志坚的)(根据生答板书)
师:正是博来克用坚强的意志,通过刻苦练习,自信自己跟其他儿童队员一样出色,所以他才会做到(一起来读,引读“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师:我们的同学真是博来克的知音呀,一段短短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自信的、坚强的、刻苦的、身残志坚的的博来克,那你想对博来克说些什么?
(指导生答:博来克,虽然你是一个残疾人,但经过你的刻苦训练,你跟你的小伙伴一样出色,我祝贺你和佩服你,我要向学习,学习你的自信、学习你的刻苦、学习你的坚强。)
师:对了,不但我们赞赏博来克,观众们也由衷地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说“这个小伙子真棒!”
师:过渡:另一名观众纠正说,应该是“这些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指的是谁?”(生:儿童队员们。)其他孩子又不是残疾人,走好是应该的,为什么要夸他们呢?他们又棒在哪儿呢?
三、抓住“真棒”,走进文本 发掘语言亮点 感受中华文化的精妙
请同学们再次细心默读2-6然段,(找出安排博来克难办的句子。)并用曲线画出来。(汇报,并相机出示句子)
事情确实非常难办,因为博莱克左腿截肢了,现在靠拄拐走路。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
4、同学们,你们发现这段文字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抓5个问号!
你能读好疑问的语气吗?(指明读)
5、一个问号就是一次疑虑,连用五个问句,五个问号堆在一起,你有什么感受?(那你能读出这些疑虑,矛盾、纠结吗?指名读。)
6、所以文中说这是一件怎样的事情?——“棘手”的事情。理解“棘手”的意思。
7、是啊,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此时此刻的俱乐部里,是怎样的一个场面?——鸦雀无声,—因为(点击变红)引读五个问句
8、扩充想像:同学们,我们来试想一下,
劝他不去?他可能会想
把他放在队尾或藏在队伍中间?他可能又会想
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劝”、“放”、“藏”字体变红)。
9、追问:你们愿意让博莱克伤心自卑吗?
10、(不愿意)面对这件棘手的事,是谁打破了沉默的局面?——队长!
11、全班读队长的话,看队长是怎么说的!
12、采访询问:队长,这国庆检阅仪式可不是一般的活动,它是非常庄重的,你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的第一排呢?你不担心吗?
指名读
13、你赞同队长的决定吗?那请你也来读读队员的这句话。
14、问:你同意吗?请你把赞成的语气读出来!你呢?你呢?你们都同意吗?好~同意的同学,让我们一起来读出赞成的语气!
15、此刻,队员们多么想亲口告诉博莱克这个决定,鼓励他参加检阅游行啊!如果你们是博莱克的队员,你会怎么对他说呢?
16、指名扮演队员,师扮演博来克。
生:博莱克告你一个好消息,大家决定让你参加国庆检阅了!
(教师扮博莱克):谢谢你告诉我这个好消息,可是,我的腿。。。。
生:没有关系,我们会帮助你的。
生:放心吧,你一定能行,我们相信你。
(教师扮博莱克):好,谢谢你们对我的信任,我决定参加了!
通过刚才的读和表演,你们看到了一群怎样的儿童队员?(机板书)
五、导读升华,引读下文
童年就像一条弯弯的小河,河里跳跃这些小浪花---关爱、尊重、信赖,每一浪花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这次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正是因为如此,观众们才会发出由衷的称赞 “这些小伙子真棒!”
三、回归生活,激发情感,升华主题
师:本文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生:最让我感动的是博莱克的坚强和自信。
生;最让我感动的是队员们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师;学了这篇课文后,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你会怎么做?
生;我也会像文中的队员们一样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的。
生:我会像博莱克学习他那坚强,不怕苦,不怕困难。
生:我今后会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
师总结:对了,学了这篇文章,老师希望你们能做个像博来克一样自信、坚强、刻苦的人,对别人能做到信任、尊重、关爱。
布置作业:“我会写”
(1)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XXXXXXXXXX
板书设计:
14检阅
这个小伙子真棒!(自信、坚强、刻苦)
小些小伙子真棒!(理解、关爱、尊重、信任)
教学反思
?
《检阅》是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的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
分析教材后,我又走出教材,面对学生,我发现学生对学习这篇课文还有很大的难度。首先:检阅对很多同学来说,是很陌生的事,课文中所描述的事情和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其次,课文篇幅较长,初读课文,很多学生大概意思都读不懂,更不用说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人文内涵了。再者,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没有直白的叙述,都是隐含的,只有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才能读懂。考虑到这些,我在教学中,努力使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交流,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进行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让学生在一次次的对话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总之,在这堂课中,我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了“零距离”的心灵对话。用心灵去倾听心灵,达到心灵相通,情感共鸣,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但是,教学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准备的《波兰国歌》不知为何无法正常播放,所以无法给学生的朗读营造那种隆重、热烈的气氛;另外,由于有些教学环节还不够紧凑,以至教学时间延长了两分钟。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检阅》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