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第一框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20世纪上半叶和下半叶世界战争与和平的形势有何不同?
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20世纪上半叶人类两度惨遭世界大战劫难;战后虽然仍有局部的战乱,但总体上维持了和平局势,没有爆发世界性战争。
1、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战争的问题。
(1)和平的重要性
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发展的基本条件。
世界和平的维护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一、呼唤和平,渴望发展
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指和平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要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
(2)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的内涵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维持了总体和平局面,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一、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第二、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第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战后和平运动
1952年在北京召开了“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
自1955年起,“禁止原子弹、氢弹和争取世界裁军大会”每年都在东京举行。
1986年是“国际和平年”,全球掀起和平纪念活动,得到100多个国家和政府、250多个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以及联合国的支持,终于在1987年12月迫使美苏签署了“中导协议”。
美伊战争爆发后,美、加、英、法等国相继发生大规模反战示威游行。数十万人高举“要和平、不要战争”、“停止屠杀伊拉克无辜百姓”、“中东要正义与和平”等标语,抗议英美联军入侵伊拉克,及大举轰炸巴格达。
一般地说,当战争力量超过和平力量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就遭到践踏;
当和平力量超过战争力量跃居矛盾的主导地位,和平就能维护,战争就受到钳制。
战争与和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影响和平的因素)
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日韩领土争端升级 影响东亚格局
恐怖主义
种族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仍任重道远
海湾战争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它付出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代价,破坏和消耗了人类有限的宝贵资源,造成海湾地区的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科威特在战争中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亿美元,伊拉克达2000亿美元。多国部队全部耗资1133亿美元,战后伊拉克和科威特重建计划预计5000亿美元。这笔巨额耗资相当于非洲国家一年的收入,足够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对第三世界国家投资200年以上。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
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2、发展问题
(1)含义
谋求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是人类永恒的课题。
(2)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的内涵:
是指发展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从个人收人看,1960年富国与穷国差距为31:1,目前为74:1。 “最不发达国家”数量:以每人每日不到1美元收入的国际标准衡量,目前最不发达国家 已从1971年的25个增至49个。
占世界人口17%的24个工业化国家拥有世界生产总值的79%,而占世界人口83%的发展中国家仅占世界生产总值的21 %。第三世界国家外债高达25万亿美元。
这类国家完全边缘化,处于绝对贫困状态。有13亿人每天 收入不到1美元,8.4亿人挨饿或营养不良,10多亿人不能享受医疗服务、基础教育和自来 水,20亿人用不上电。
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造成的南北发展不平衡
当今世界是否已经解决了和平与发展的问题?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什么?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霸权主义是指大国不尊重弱小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蛮横对别国进行干涉、控制和统治,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谋求一个地区或世界的霸主地位的行径。
强权政治是指超级大国以强凌弱,肆意干涉别国内政,任意宰割别国人民,侵害他国利益的政策和活动。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强权就是真理。
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最大限度地追求利益。
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胡锦涛在俄演讲
阐述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五主张
1、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容及必要性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建立国际新秩序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维系其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外部条件。
2、国际新秩序的主要内容
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3、中国致力于建立国际新秩序
练习:
1、作为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情况最复杂、交战最为激烈的地区冲突,中东问题是联全国关注的焦点。中东问题的存在表明( )
A、地区冲突是解决和平问题的主要障碍
B、当前国际形势的总趋势是总体紧张
C、世界仍不安宁,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
D、战后世界维持了总体和平局面
C
2、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就必须 ( )
A、无条件支持和参与联合国的各项活动
B、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消灭资本主义国家
C、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限制美国起作用的程度和范围
C
A、当今世界已经解决了和平与发展问题。
B、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唯一途径。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D、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错)
(错)
(正确)
(正确)
第二框 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从网络流行语,看国家实力
1、美国人的实力:想打谁就打谁。?2、英国人的实力:美国打谁我打谁。?3、法国人的实力:谁打我我打谁?4、日本人的实力:谁打我我让美国打谁。?5、韩国人的实力:谁打我我和美国一块演习。?6、以色列的实力:谁心里想打我我就打谁。?7、俄罗斯的实力:谁骂我我打谁。?8、中国的实力:谁打我我骂谁。
争锋
苏联
美国
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世界两极格局。
1、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综合国力,是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军事、经济、科技等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透视世界若干力量中心
美国的
单边主义
行动
称霸领导世界,搞“单极”世界
两极格局
美国的愿望能实现吗?
2、日本:经济强国(GDP世界第三),正在谋求政治大国
日本在联合国大会提出了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要求。
3、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由28国组成的欧洲联盟,实力不断增强。
欧盟(EU),总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现有成员国28个,人口5亿,总面积432.2万平方公里,GDP超16万亿
4、俄罗斯:实力削弱,但大国地位不容置疑,有巨大的经济、科技潜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
俄罗斯S-300PMU2防空导弹
俄罗斯667XXXXXXXXXXXXXXXXXXXX型核潜艇
5、中国:拥有日益发展的经济力量,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4年,第2经济大国(不等于经济强国),综合国力第3
6、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地位上升,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容轻视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
美国
俄罗斯
日本
欧盟
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
世界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
并没有形成世界多极化格局。
(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1、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世界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并没有形成世界多极化格局。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原因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的
两极格局被打破。
(2)世界各种力量重新分化和组合,大国
关系经历重大深刻的调整。
(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3、世界多极化的表现
(1)美、欧盟、中、日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
(2)广大发展中国家崛起,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
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反对!!!
世界应是多极的
想得美!
哈哈!我是最强大的,世界是我的!我是世界的霸主!
你得出什么结论?
多极化充满复杂斗争
4、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过程
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
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霸权主义将长期存在,影响着国际和平与安全
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国家都在调整自己的目标,为自己确立有利态势。
美国:极力维护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
日本、德国:跻身政治大国行列
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5、世界多极化发展的意义
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基础上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多极化有什么意义呢?
积极作用
有利于世界各大力量彼此制约与制衡,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有利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空间,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6、国际斗争的焦点
霸权主义将长期存在,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21世纪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二)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国际竞争
(1)国际竞争的表现(内容)
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
(2)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
1、国际竞争
综合国力
是指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各方面力量的总和: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教力、资源力、民族凝聚力
注意:综合国力不是各种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多种力量的协调发展。
美国——把21世纪初视为维持“一超”地位的机遇期;
欧盟——确定了“电子欧盟”计划;
日本———制定了“经济新生计划”;
印度——制定了“跨越性发展战略”;
中国——提出本世纪头20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各国如何应对国际竞争
世界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国际竞争
我们一定要抓住和利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
3、我国的应对策略
(二)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国际竞争
“发展才是硬道理”
“中国解决所有
问题的关健在
于自己的发展”
2000年6月5日,江泽民同志在中***第十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第五次院士大会发表讲话指出,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必须在全国兴起一个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高潮。要抓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紧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
用政治常识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兴起一个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高潮”?
探究题
答案提示:
1、国际:
2、国内:
必要性
必要性
重要性
(1)当前国家间加强合作的同时,竞争在加剧 (2)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我国承受着国际比较和国际竞争的巨大压力,我国的现状与先进国家存在巨大差距。
(2) 兴起科技进步和和创新的新高潮,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增强科技实力,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必要性。
第九课 第3框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
新相册三
2014年媒体盘点习近平的时间去哪了:1年出访14个国家
媒体称彭丽媛随访展现中国软实力外交
彭丽媛随行出访坦桑尼亚
彭丽媛参观坦桑尼亚“妇女与发展基金会”
为什么我国在外交方面会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同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
我国参加100多个政府间国家组织,签署300多个国际公约,国际交往频繁。
中国同周边国家建立睦邻友好关系,为我国争得了和平环境。
截止2014年,中国同世界172国家建交。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提高。
②实行了正确的外交政策。
一.中国外交硕果累累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的含义
(2)我国外交政策的依据
1、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决定
不存在屈服于外国侵略的社会根源
不存在对外侵略的社会根源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决定
2、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我国的国家利益: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亟需和平的国际环境
决定
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绝不侵犯他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决定
3月2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柏林发表重要演讲强调,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不称霸,永不搞扩张。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什么?
3、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基本立场:
独立自主
①含义: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 ),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 )。
不屈服,不允许,不依附,不结盟
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不歪曲
②具体表现:“七个不”:
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态度和对策
建国初期的1950-53抗美援朝、62对印自卫反击战、69珍宝岛战争、79对越自卫反击战。保卫钓鱼岛、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XXXXXXXXXX
20世纪90年代末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反对“台独”,严厉打击“藏独”“疆独”等反华势力
制定并实施《反分裂国家法》
反对他国借口人权干涉我国内政,如民族宗教事务。
表现一、维护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反对干涉我国内政
中美:建设性伙伴关系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日: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与东盟: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中印:合作、共赢、互信伙伴关系
注意:大国“伙伴关系”不是结盟关系
伙伴关系的特征是:伙伴国之间平等、不结盟、不针对及损伤第三国的利益。
结盟关系的特征是:缔结军事同盟,统一部署军事力量,统一行动,借超级大国争霸,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的外交关系:
表现二、我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政策。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主张一国的事情由本国人民作主,国际上的事情由各国平等协商。
表现三、自主表态,尊重别国,有事协商
在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坚决捍卫中国正当合法权益。
习近平主席的话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经贸之旅
(2)基本目标:
维护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第九课
国际社会
国际形势
我国的外交政策
问:结合材料,说明“一带一路”战略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12分)
中国正努力让古老丝路恢复往日的辉煌,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得到沿线国家和地区认同和支持。“一带一路”将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欧洲南部以及非洲东部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44亿人口联系在一起,实现40多个国家的互惠共赢。2015年“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务实展开阶段。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分)
①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体现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3分)?
②“一带一路”有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各国人民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体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之一。(4分)?
③“一带一路”战略实现40多个国家的互惠共赢,推动各国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4分)[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