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馒头发霉了》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馒头发霉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2、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霉菌是一种真菌,是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种微生物;
2、知道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
3、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上的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人类对霉菌的研究和利用;
2、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教学准备:
发霉的食物、显微镜、霉菌切片、白纸、铅笔、实物投影、镊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准备一块馒头,想办法让它长毛,你们做了吗?(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准备情况)
2.提问:你们知道馒头上长的是什么吗?
3.学生回答。
4.教师小结:同学们都知道是馒头长毛就是馒头发霉了,那么,霉到底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板书课题:馒头发霉了)
二、观察馒头或其他物品上的霉
出示观察记录表,指导学生观察,填表。
2.学生充分观察后,填写表格,进行集体交流。
3.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结果,相互补充。
4.教师小结:霉也是一种微生物。霉有多种颜色,在空气、土壤、动植物体内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它。
三、组织学生阅读资料——《霉的功与过》
1.谈话:关于霉,大家或许还想知道更多。那就请你们阅读教材第9页上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霉菌的知识并进行交流。
2.教师适当补充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拓宽对霉菌的了解。
3.提问:生活中你们还见到过哪些物体发霉了?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提醒他们留心观察生活)
4.谈话:同学们对霉菌有了一定的了解,关于霉,你们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一起研究呢?
(小组内交流问题,集体汇报,选择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内容)
5.小结:在刚才的交流中,大家都想研究霉菌产生的条件这一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探究霉产生的条件。
四、研究霉的产生条件
1.提问:你认为霉的产生和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假设,师生共同选择比较恰当的因素。
2.组合条件:把学生们认为霉产生的因素分成几种条件,并把这几种条件排列组合,形成几种不同的条件组合情况。
3.提问:那么,霉的形成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是与其中的一个因素、两个因素还是三个因素都有关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呢?
(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只有经过实验才可以知道其中的秘密)
4.教师小结:下面我们就根据每种条件组合的要求,来确定出合适的实验方法,研究霉的产生条件。
5.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控制变量实验。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并修改,得到比较合理的、容易操作的实验方案)
6.交流方案:组织学生交流各自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并进行相互补充,之后再修改,使各自设计的方案更加科学。
7.小结: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小组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五、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及其中的道理
1.提问:在日常生活中,霉也经常给我们带来一些不便和损失。通常我们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呢?
2.学生交流自己会用的一些办法。
3.提问:为什么用这些方法可以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呢?
4.教师结合教材,再作具体的介绍。
(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以及其中的道理)
板书设计:
3、馒头发霉了
影响食物发霉的原因:
温度
水分
空气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馒头发霉了》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