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本文由用户“susi3303”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6 11:33:18 举报文档

以下为《研究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研究报告



个人信息

姓名

陈某某

教龄

17





学校

***学

任教年级学科

七年级生物



教学设计方案改进说明



?情境导入

1、在距离我们很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广阔的深蓝色的海洋世界,在这个世界的海底,无数的大鱼和小鱼嬉戏、玩耍,还有珊瑚和贝壳建成的小屋,有可爱的海龟,漂亮的水母,也有活泼的小虾和那严肃的大鲸鱼XXXXXXXXXX,大家现在有没有感受到自己已身临其境,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感受这奇妙无比的画面。(播放海底世界视频???出示课件2)

2、大家看了这段视频后,想说些什么呢?

同学们各抒己见。

师:大家说的很好,是的,水中的动物种类很多,很丰富,这就是这节课老师想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内容,第10章某某1节水中的动物。(教师板书)

二、?出示教学目标(出示课件3)

1、那么我们共同来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家齐某某。

2、请同学们想想,你们还知道哪些水中的动物呢?和自己同组的同学说说吧。

(1)分小组交流。

(2)通过大家刚才的讨论交流,我们知道水中的动物有:

a.结构都非常简单的腔肠动物,如:海葵、海蜇、珊瑚XXXXXXXXXX(出示课件4)

b.有身体比较柔软的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河蚌XXXXXXXXXX(出示课件5)

c.有体表有甲壳的节肢动物,如:虾类和蟹类。(出示课件6)

d.还有两栖动物,如青蛙,它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水边,善于跳跃,捕食昆虫。(出示课件7)

e.哺乳动物:鲸(出示课件8)

三、新课。

然而,在水中生活的动物中,最常见的,我们接触最多的当然要数鱼儿了,(板书:鱼),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它始终生活在水里,那么它是如何适应水中的生活呢?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出示课件9)大家带着问题仔细观察。

问题:鱼的运动器官和呼吸方式分别是什么?(问题读两遍)

教师板书:鱼的运动器官是:鳍

??????????鱼的呼吸方式是:鳃

那么,也就是说鱼之所以能够适应水中的生活,主要是靠鳍进行游泳,靠鳃进行呼吸,除了这些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特征呢?

四、?下面我们就以鲫鱼为例,一同来进行观察。(出示课件10)(同学们将课本打到44页)

1、首先我们观察它的体色:背身腹浅,是一种保护色。

2、然后观察它身体的整体形状:呈纺锤形,表面覆盖有鳞片,鳞片表面有粘液,游泳时可以减少水的阻力。

3、还有什么特点呢?鳃盖:保护鳃,它的呼吸方式:用鳃呼吸。

4、还有侧线:感知水流的变化,使鱼能准确定位,判断水中的物体。

5、除此之外呢,它的结构中,我们看到的什么是最多的?(出示课件11)

鳍:胸鳍:(1对)转换方向。

腹鳍:(1对)作用较小,帮助背鳍和臀鳍保持身体的平衡。

背鳍:(1个)保持身体的稳定平衡。

臀鳍:(1个)保持身体的稳定平衡。

尾鳍:作用最大,既能保持身体的稳定,又能产生前进的推动力。

教师:也正是鱼的这些结构特点,才使得它们能够自由自在的在水中遨游。





教学设计最终稿对教学设计提升稿的改进优化之处。

教学设计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改,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利用毛笔上的笔毛模拟鱼的鳃丝,当毛笔浸泡在水中时,笔毛会均匀的散开,鳃丝与水之间有着充分的接触,从而利于呼吸。当毛笔从水中取出时,笔毛成一股,模拟鱼离开水时鳃丝会粘在一起,而且鳃丝的外部覆盖有鳃盖,使得鳃丝与空气无法接触,从而无法呼吸,鱼会窒息而死亡。这样设计,更有利于学生对鱼的呼吸的理解。



课堂教学反思



关于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教材精炼地概括为“鱼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靠鳍游泳,二是靠鳃呼吸”,在教学中,除这两个特点之外,为贯穿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我通过演示,指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又拓展了鱼的体形、体色、体表、侧线等知识,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了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 ?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想要告诉学生:在烟波浩渺的海洋,奔流不息的海洋,碧波荡漾的湖波,涓涓流淌的小溪,这些描述的都是水生动物生活的乐园。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工厂废水和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农田中农药和化肥随雨水冲进水体等等,怎样去改变这种现象,是我们每一个地球人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听评课老师的评价意见



本节课教学设计合理,能够在教学中进行模拟的方法,充分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在和学生的互动环节中,能够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参与,本节课始终贯穿教师为引导,学生主体学生的新理念,课堂气氛活跃,课堂展示效果较好。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研究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