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加反思

本文由用户“cxin2009”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09:51:13 举报文档

以下为《设计加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雨中即景》教学设计

活动来源: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也是我园特色教育之一。《雨中即景》这一课根据幼儿生活经验,让幼儿体验、感受下雨时打雨伞,穿雨衣,穿雨鞋的样子。下大雨和小雨的不同以及刮风时雨天的样子,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雨天不同的感受去完成不同的作品。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新纲要》中提出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发现—表现—创造”一系列活动,有意识地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我以幼儿为主体,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大胆表达的机会与空间。根据本班幼儿是大班的年龄特点,并且在前期已经有了画线条、 构图、色彩搭配、冷暖色认知等美术基础,本节《雨中即景》通过运用油画棒和水粉颜料涂色,产生油水分离的效果,可以更大地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根据此设计理念,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提高幼儿观察能力,发展空间知觉。 2、能力目标:绘画简单的人物动态,用倾斜与弯曲表现人物四肢简单动态。 3、情感目标:种技法的融合,油水分离的效果感受。

重点指导:

1、构图中重点指导作画的顺序及雨伞和人物大小的分配。

2、油画棒和水粉颜料搭配使用时注意暖色和冷色的组合运用。

活动准备:

(1)环境、材料准备:

记号笔、油画棒、水粉颜料、几张不同的结构图、两张范某某。

(2)幼儿经验准备:

1、幼儿已有对雨天的经验感受。

2、幼儿对油画棒、水粉颜料等材料有一定使用经验。

活动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课题。

1、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场景,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们想到了什么?(播放雨声音乐,老师打伞入场。)

2、是啊,哗啦啦下雨了,那么在下雨的时候小朋友们都会做些什么呢?(打伞、穿雨衣、穿雨鞋)

3、小朋友们的装备可真齐全,如果我今天没有带任何雨具,雨衣、雨伞和雨鞋都没有带,走在大马路上,突然下雨了,我该怎么办呢?谁来表演一下?(引导幼儿上来表演)

4、雨天的路上,除了有行人,还有什么呢?(及时安全教育,雨天要把车灯打开)

目的:运用听音乐和表演的方式引导幼儿说出主题。

二、观看课件,观察体验。

1、小朋友们的生活经验可真丰富,把雨中的场景描述得惟妙惟肖。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段雨中的视频,你们想看看吗?(观看雨中动画视频)

2、哪位小朋友想和老师交流一下,在视频中你都看到了什么?(幼儿描述动画视频)

目的:观看课件视频,让幼儿观察体验雨天的场景。

三、看结构图,学习绘画

1、小朋友们,雨中的景色美吗?你们想不想把雨中的景色画出来?

2、在画之前,我们先来说一说你想先画什么?(互相讨论一下)

小朋友们的思路可真开阔,各有各的想法,现在我们一起来想一下,画一个雨中的人物,该先画什么?

第一步:先画雨伞,要大一些,可以是平视的,也可以是俯视的,雨伞都可以是什么样子的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小动物形......)

第二步:画伞下的人物,可以是全身的,也可以是半身的,可以是直立的人或者行走的人。

第三步:把人物的身体被雨水打湿了一些,涂成阴影,形成剪影的效果,有雨中朦胧的感觉。

3、请小朋友来看看老师这里的几张结构图,注意雨伞和人物大小的分配。(运用多媒体展现图片)

目的:讲解结构图,帮助幼儿构建绘画思路。

四、师生合作,组合点画

1、小朋友们想好自己想画什么样的人物和雨伞了吗?下面老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画一个你喜欢的雨伞和人,(要求装饰雨伞)。

2、再请一位小朋友来画不同的雨伞和人物形态。

3、老师简单完成身体阴影。并用手机拍照,当场传输电脑展示。

目的:师生合作点画,完成构图。

五、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1、小朋友们和老师已经共同完成了两组雨伞和人物的造型,老师这里也画好了几幅雨中即景的画面,你们想看看吗?

讲解

(1)要在画面上多呈现一些人物或其他景物。

(2)用记号笔画轮廓,并给身体涂阴影,再用油画棒涂色,最后上水粉涂色,展示一副油水分离的效果。

(3)为什么有的人物大有的人物小?(大的人物在近处,小的人物在远处)

2、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下雨的场景吗?是啊,穿上小雨鞋,披上一件雨衣或者打着一把雨伞,到户外去玩一玩,真开心啊!

3、请小朋友们把你喜欢的雨中场景画出来吧!

目的: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自主作画。

教学反思:

这节美术课整体而言上得比较成功,孩子们接触到了音乐、动画视频、图片PPT,现场拍照输入欣赏观看作品这些多媒体技术,并且运用油画棒和水粉完成油水分离画,所以课堂上兴趣十分浓厚。在新《纲要》中指出,五大领域的资料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潜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状况,及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潜力、发展水平与潜在潜力的差异我确立了认知、潜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根据目标及幼儿的实际状况,我采用了以下教法:1、环境创设法:在导入环节中,我播放了雨声的音乐,并运用道具雨伞表演了一段雨天行走的画面,通过为幼儿创设雨天的环境来揭示本课的主题。2、启发提问法:这种方法在各活动中是最常见的。透过启发提问激发幼儿的兴趣。3、分享交流法:本次活动的结尾部分,我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与同伴与同伴一同交流分享,让小朋友学会互相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4、多媒体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观察欣赏演示,则更为简洁、生动,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本次活动中,我运用多媒体播放了音乐、动画视频、图片PPT,并采用了现场拍照输入的方式把幼儿的作品更直观地播放给大家欣赏观看。活动中我以幼儿为主体,本次活动主要采用了以下学法:1、体验表演法:为了加深幼儿对雨天路上行人的感受,我特意设定了一个雨天没有雨具的场景,让幼儿来表演,也为接下来的作画打好铺垫。2、分组讨论法:在第三个环节看结构图,学习绘画中,我让幼儿小组讨论“说说你想先画什么”透过师幼、幼幼之间的讨论,使幼儿对接下来的绘画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为了解决重点和难点,在活动中,我在为幼儿带给了直观的动画视频和结构图的同时还为他们带来了成品画欣赏,这些都有利于教学重点的完成以及难点的突破。

我在课堂中适时进行安全教育。并且对幼儿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及时肯定、表扬其表现,也是我觉得比较成功的地方。在以后的课堂中我要多创设一些环境体验和情境表演,激发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多学习多媒体技术并且把多媒体技术带入到每一节活动课中,让我们的活动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能更好地提高幼儿在五大领域中的能力体现。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设计加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