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本文由用户“GV1P4N”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2 06:59:48 举报文档

以下为《辛亥革命》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二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XXXXXXXXXX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象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XXXXXXXXXX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

——马克思在1862年的评价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3、社会基础:清末新政的失败

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甲午战争后登上了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条件

中心

代表人物

5、组织基础:革命团体、革命政党的建立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⑴兴中会:1894年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核心

推翻清政府统治

推翻君主制 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

6、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二、辛亥革命的经过

1、爆发:武昌起义

2、发展:全国响应

3、高潮:中华民国的成立

(1)总统、首都、国旗、纪元、公历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

辛亥革命

(1911)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讨论:有人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历史命运,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民国中学生心目中的伟人

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某某、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某某、华盛顿。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是提出课题。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以上材料展开讨论:

甲: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华盛顿,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

乙:你看这些学生崇拜的仍然是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

丙:没那么简单,他们为什么既崇拜孙中山又崇拜孔孟呢?

问题(6分)

⑴你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丙为什么说“没那么简单”(4分)

⑵根据上面的讨论,为他们的研究拟定一个题目。(2分)

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享之权利义务感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仍依据于某某,而非根本之原理。”

———张某某《中国现代社会史》

1916年《新青年》载:“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

——丁某某《中国近代启蒙思潮》

思考: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了吗?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辛亥革命》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