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21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1.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捧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略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刚强。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志之情。
难点: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互相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你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互相交流一下,通过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2、明确本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
圆明园以前是如何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
二、讨论、交流、解决难点
1、自读课文,自己思考上面的问题。
2、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四个人为一小组,由小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交流体会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
① 先从圆明园的布局来理解它的辉煌
(简单说说圆明园的布局是怎样的,然后画圆明园的平面图,教师作简单解说,重点理解“众星拱月”一词,通过这个词,体会两点:小园多;当时景色美)
② 想象,描述圆明园的美景,体会它的辉煌景观。
(结合第3自然段,先找出说感受的一句话,然后对这句话简单理解。教师读这一段,请同学们充分展开想象,看看在你头脑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教师读时要把学生带入情境)
③ 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圆明园的美景。
(用投影出示一些美丽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想象美景,然后指导他们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描述时不必每一处景点面面俱到,可选择学生熟悉的:“金碧辉煌的殿堂”“买卖街”“平湖秋月”“狮子林”等。同学之间可互相补充。对于“西洋景观”等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学资料谈谈)
④ 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把圆明园梦幻般的美读出来)
⑤ 结合第2、3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可先引导学生找出书中评价圆明园的这句话,然后在理解“瑰宝”“精华”的意思后,让学生简单概括)
⑥ 通过了解圆明园的文化,体会它的辉煌。
结合第4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回答:东西多;物品珍贵;年代久远)
⑦ 此时,当你了解了圆明园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景观之后,你对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可自由发言,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爱)
⑧ 教师点拨:课文的第2-4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
(1)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2)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①出示圆明园被毁灭后的图景,引导学生观察。
(在出示图景之前,教师可用语言进行过渡,引导学生由爱到恨)
②结合第5自然段,谈谈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在学生简单概括后,放录像,以激发学生对侵略者强烈的恨并产生共鸣。看完录像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此时的心情)
(学生畅所欲言,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恨)
③联系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这一自然段。
(引导学生抓住“闯入、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谈理解)
④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需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比如“平湖秋月”只需几分钟。(放无声录像,纯粹是大火焚烧圆明园的镜头)“火烧”半分钟,想象会烧掉什么?大火连烧三天会烧掉什么?
此时,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在第3自然段的景物前面加“没有了”,一边添加一边让学生跟读)
⑤教师:圆明园,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奇耻大辱,是英法列强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的铁的罪证。
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带着无比痛恨之情来读。
(3)理解第1自然段
①齐某某,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
(理解“不可估量”)
②联系全文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为什么是不可估量的?(学生联系课文说)
(4)联系时代背景,进行思想教育。
①联系当时的背景,谈谈侵略者为什么胆敢如此为非作歹、
补充资料
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无奈,只好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在皇帝看来,圆明园被毁是他最大的屈辱。为了这“屈辱”,皇帝以平民的生命为代价,发动“复仇”战争,却丧失了15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这惨痛的损失永远无法弥补!
英法联军以什么为借口烧毁圆明园?人们想当然地以为: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本性决定了他们的野蛮行径。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奉行磕头外交‘’向“国际外交惯例与国际法准则”这两种不同文明所导致的行为冲突。在清朝皇帝看来,外国使臣在他面前不磕头有失天朝“天下一统”的尊严;在英法国家看来,拘禁、虐杀外交官是违反国际法与人类文明的。本来要烧故宫、紫禁城,为了给皇帝点颜色看看,后来才决定烧毁圆明园。
焚烧圆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跪迎,**_*。英法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的其间、其后,中国平民也成群结队闯进去,带走他们所能找到的一切。军阀混战时期,一些军阀又进去洗劫,圆明园最后只剩几块残垣断壁。据说,中国人龚某某——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是火烧圆明园的主谋,是他带的路。
教师:当我们的思维视角停留在一个方面的时候,我们的思考会停止。刚才的体验只是让我们对照一下历史。读了上面的词条,现在,再读“圆明园”这三个字的时候,难道你心里仅仅是自豪和愤怒吗?
②教师过渡:这痛苦的耻辱一直刻在我们心里整整158年,让我们“走出圆明园”。我想,无论怎样,我们走不出历史的阴影。如果历史可以改写,现在,让我们假设一下历史,回到158年前做一次小小的体验。如果你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国之君——皇帝,如果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如果你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XXXXXXXXXX面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请自己选择一个角色静静想一想,请你一定实话实说。
三、总结全文
1、总结: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
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呢?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可以谈对圆明园的了解,可以谈文章的写作方法。
六、板书设计
21 圆明园的毁灭
园林艺术的贵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
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21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