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xiaotuqiu”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0 20:29:25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方案

一.作业题目:

结合您在本次培训中的所学及实践完成一篇教学设计并以作业形式提交。

二.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

2.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见附件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江南》



姓名:

石某某

工作单位:

两江小学环湖雅居校区



学科年级:

语文 一年级

教材版本:

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江南》是一首古诗,选自汉乐府,它主要是描写了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古诗共七行,前两行介绍了江南是个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写鱼儿在莲叶下面嬉戏。整首诗生动,通俗易懂,课文结合图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需要达到的目标是①认识“江、南、可、莲”等9个生字,认识三点水、草字头两个部首,会写“可、东、西”三个生字,②理解古诗、朗读和背诵古诗。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会认“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9个生字,认识三点水、草字头两个部首。

认识竖钩、竖弯两种笔画,会写“可、东、西”3个生字。

理解古诗内容,会读会背古诗。

体会劳动的快乐、了解江南美景,热爱大自然。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身处重庆,很多孩子无法亲身体会到江南的美景,在学习《江南》,体会江南美景和小鱼快乐游玩时会比较吃力;在朗读上,学生之前朗读较少,节奏还不能很好的把握。所以在教授本课是,利用图片、范读和语言相结合让学生走进江南,带感情朗读江南。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



图语结合,导入新课

1.导入语: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个地方河网密布,池塘一个连着一个,一到夏天,池塘里的莲花就都盛开了,这个地方就是被称为鱼米之乡的江南。我们一起去游览一番。(边说边出示图片)

2.解释课题“江南”,“江”字后鼻音,“南”字鼻音

环节:①小老师拼读一次,连着读一次

②由中国长江引出江南的方位

③由江(左右结构)、海引出三点水,联系生活说说带有三点水的生字

④明确三点水跟水有关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借助生字条,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过渡:老师将生字宝宝请到了屏幕上。

拼读生字

环节:①大组开火车拼三次,读一次认识生字

②去拼音读生字(摘苹果),点名读,齐某某,男女赛读

3.读通诗句

过渡:诗歌是由一个个生字宝宝组合的,老师将生字宝宝放回诗歌,你能读通诗句吗?

环节:①指明读

②师范读,比较师生朗读,引出停顿

③根据停顿,小组赛读,指名读

品读诗句,走进江南

1.说“莲”,品读江南可采莲

过渡:读完课文,哪位细心的同学告诉老师,这首诗里哪个生字亮相的次数最多?

明确:(莲)注意边音(拼读)(读得真漂亮)

过渡:在河网密布的江南,随处可见莲的身影,所以我们文章当中说——“江南可采莲”,我们一起采莲,采莲前,你知道要采莲的哪个部位吗?

介绍莲的组成部位认识“莲”和草字头

莲花(生活中荷花)、莲叶、莲蓬、莲藕

环节:①结合图片拼读莲花、莲叶、莲蓬、莲叶

②去拼音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③莲花、莲蓬引出草字头,联系生活说带有草字头的字。明确草字头跟植物有关

品读“莲叶何某某”

过渡:多美的莲呀,大家还想领略江南的美景吗?美景就藏在生字的后面,读准生字它才出来

环节:①出示由南、可、鱼、东、江、、莲、东、西、北,读准生字出示美景的一角

②连读莲叶何某某(说感受,带心情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双轨读)

过渡:圆圆的莲叶,一张连的一张,挨挨挤挤的莲叶构成了江南独特的风景,所以课文中说“莲叶何某某”

说“鱼”

过渡:在田某某的荷叶间,有一群活泼的小精灵在莲叶间游来游去,一条小小精灵游到了我们的教室

环节:①跟“鱼”打招呼

②借助生字卡片认识“鱼”(指名、齐某某)

③图示鱼游图片,引出鱼戏莲叶间

学习方位词“东、南、西、北”

过渡:小鱼们可活泼、调皮,一会儿游到了东西南北,如果你是小鱼,有那么大一片荷塘,说说你此时的心情,带心情和节奏读)

环节:①带着活泼、高兴的心情读后五行

②东南西北不仅藏在诗歌中,还藏在国家的地名里,我们一起去找找看

③上北下南左西又东,出示山西山东,北京、南京、台南、台北、海南。

6.以情读文

过渡:多美的诗文呀,大家想读吗?带上节奏和心情,自己读一读。

环节:指名读(师相机纠正),小组读,大组读,师生合作读

(四)以情品文,升华主题

过渡:江南这首诗是江南的采莲时候唱的歌,每到盛夏时节他们就乘着小船穿梭在莲叶间去采莲,让我们通过视频去体会一下

环节:①想象画面诗歌

②结合视频、诗文,你有什么想说的(体会劳动的快乐、了解江南美景,热爱大自然。)

过渡:鱼又游起来了

引学背诵,通过方位熟记后四行,根据内容熟记背诵整首诗

环节:①用莲叶遮住关键字,指名背诵站起来背(及时表扬)

②全班背诵

③带动作背诵

(五)美书汉字

1.读两遍,组词,说话

2.可、东、西(藏着新笔画,竖钩,竖弯)

环节:竖钩写在田某某,竖中线可以帮助我们将竖钩写得直直的,伸出灵活的小手书空,小小竖钩直直的伸出脚丫向左钩

3.观察两个字的竖钩有什么不一样。(竖中线)

4.现在自己观察书中给出的笔顺,描红描两个

评价:字形正确,汉字居中,竖钩、竖弯写得好

5.同桌互评

6.老师范写,学生说笔画。

(六)总结全文

短短的几行字,却记录着江南的美景,将江南采莲场景,江南人们的劳动场景浓缩,让我们领略不同的生活场景,品味不同的风俗民情,诗歌可真奇妙!

作业设计

根据《江南》内容,将江南画下来,或编一个小故事。

在随堂本上书写一个拼音,两个字,一个词。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利用多媒体出示江南图片、采莲视频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识字、熟读课文,谈感受

图文结合,具体生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吸引注意力





联系生活说字、组词、造句



联系生活,说出带有三点水、草字头的字,对要求书写的字组词、造句



加大生字和词汇积累,锻炼说话能力



带上动作“采”,鱼游的方向动作背诵

边做动作边背诵

有利于学生识记诗文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朗读方面:是否注意停顿,字音是否读准,小组赛读,个人赛读

书写方面:笔顺是否正确,字形正确,汉字居中,关键笔画是否占对格

利用展示台、同坐评价、画星等方式多方面指导书写。



七、教学课件(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