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课题第2节弹力教学目标》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题
第2节 弹力
教学
目标
1、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探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3、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方法,学会它的制作及使用。
教学
重点
1、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2、弹簧测力计制作方案的探究、制作及其使用。
教学
难点
弹簧测力计制作方案的探究及其制作过程。
教学
用具
多媒体设备,弹簧测力计(三个、不同构造)、钩码(200g的两个)。
学生用:橡皮筋、橡皮泥、弹簧、直尺、铝导线、弹簧测力计、钩码一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力,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生: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老师的实验,请说出此现象说明了什么物理学道理?
(演示)用力捏水球,水球变形。
生: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自学(大约8分钟)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 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4.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三、进行新课
(一)、弹性和塑性
1、出示图片讨论:用力作用在气球和橡皮泥上,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从而得出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塑性?
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弹性。
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塑性。
2、弹力
思考:弹簧什么时候都能恢复至原来的长度吗?
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弹性限度:发生弹性形变的最大形变量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思考:
(1)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弹力的方向又是指向什么方向?
(3)弹力的大小由什么决定?
举例:书放在桌面上解决思考的问题
3、测量工具
思 考:弹力有大小,用什么工具测量呢?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出示各种测量工具让学生认识。
4、弹簧测量计
(1)认识它的结构
(2)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以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4)讨论:使用弹簧测力计应该注意什么
A、看清量程、分度值和指针是否调零。若指针没有调到零点,应先将指针调到零点。
B、检查弹簧是否卡住,在使用之前,最好把它的挂钩轻轻来回拉动几次。
C、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的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且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
D、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5、小结
6、巩固练(见课件)
四、板书设计:
第二节 弹力
一、弹性 、 塑性??????????????
二、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关系:????????
三、弹簧测力计 :原理、量程、最小刻度、单位、构造、使用、种类、制作、缺点
课后反思: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课题第2节弹力教学目标》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