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学纪实文本

本文由用户“清新软妹啊”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6 13:16:41 举报文档

以下为《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学纪实文本》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学纪实文本

【课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1)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2)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改良等历史过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罗斯福新政是世界现代史的学习重点,要求学生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其作用主要就是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改良的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它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方各国受不同国情的制约,寻找不同的道路来摆脱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渡过了经济危机,德日法西斯势力利用经济危机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教学重点和难点】经济危机的爆发??罗斯福新政

【教学过程】:

导入

1、展示《英国失业者街头求职》图,失业者身上的广告牌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

2、复习旧知: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有何影响?

一、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1)老师播放图片(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市场的情景),让学生知道这次经济危机发生的时间、国家。(要求学生记住时间、国家)

(2)老师播放有关经济危机时的历史图片、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讨论归纳经济危机的表现。

材料一:1929年,胡佛总统就职演说称:“我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望”“我们的生活已达到世界历史上的新高度,没有一个国家比美国更有保障了”

材料二:八个月后,美国却流传着一则悲凉的幽默话:“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下去”

材料三:1933—1934年美国政府烧毁了160万个车皮的谷物、咖啡豆和2、5万吨食糖,宰杀、抛弃了大牲畜2300万某某,猪600万某某,羊500万只,大量的牛奶倒入河中。美国百万富翁用玉米和小麦代替煤作燃料。

材料四:大量的工厂倒闭后,身无分文的工人在美国有1700万之多。他们无钱购买食品和燃料而忍饥挨饿,无钱付房租而被赶出家门,只能以垃圾中的残余食品维生。

(先学生讨论归纳,后老师补充)

(3)老师结合本课的内容和今天发生的金融危机提问,学生讨论:

A、为什么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和今天的金融危机都发生在美国?

B、今天我们国家会不会发生经济危机?

(这是一个理论性比较强的问题。老师必须说明清楚: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会发生经济危机,但是会受到影响。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最发达的国家,矛盾最突出,因此最先发生经济危机。)

(4)提示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总结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

(从时间、波及范围、破坏性三个方面考虑)

经济危机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不同的国家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采取了不同的方式。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德国、日本则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第二部分的内容———罗斯福新政

?

二:罗斯福新政

可利用教材的小字内容和插图《罗斯福与家人在一起》,简介罗斯福的生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学习其强烈的自我意识和顽强的毅力。

?

活动小品———罗斯福就职演说及答记者问

?????活动目的:通过小品,让学生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措施、特点

?????活动步骤:(1)播放经济危机发生时的情况。(背景)

???????????????(2)学生扮演罗斯福演讲

???????????????(3)学生扮演记者对罗斯福进行采访(采访内容涉及新政的措施、新政的特点即与以往政策的不同之处等)

???????????????(4)老师在一旁指导,也可以作为罗斯福的高级顾问接受采访

???????????????(5)小结

?

播放罗斯福新政后美国发生的变化图片或影像,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内容,认识并总结新政的影响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一次思想教育,让学生进行讨论,畅所欲言)

?课堂小结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危机。它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危机的沉重打击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寻找出路。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使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和,为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但德国和日本则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建立法西斯统治。这个内容我们下一节课将学习到。

巩固练习

1.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XXXXXXXXXX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你知道他所描述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经济大危机?C.第二次世界大战?D.自然灾害

2.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大力整顿银行???????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对工业的调整

3.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经济危机的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切的是

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C.罗斯福新政???D.法西斯体制

4.对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历来都存在不同的认识和评价。下列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B.沉重打击和削弱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C.缓和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社会矛盾?

D.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范例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学纪实文本》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