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课外初中文言文断句方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外文言文断句
要不要还债?
无米面亦可无鱼肉亦可无银钱某某?
无米/面亦可/无鱼/肉亦可/无银/钱某某?
无米面亦可/无鱼肉亦可/无银钱某某
债主(请还钱!):
欠债之人(不还!):
?
2
断句小技巧
?
3
1.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通读全某某,联系全文、全段或语境,弄清写了些什么内容。
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
4
2.找对话标志(曰、云、言XXXXX)
通常在对话标志“曰”、“云”、“言”之后断句,相当于冒号双引号。
例1.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例12.儿云已足不需复埲也
儿云"已足"不需复埲也
?
5
例2: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某某兄子胡某某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某某/兄子胡某某/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2.找对话标志(曰、云、言XXXXX)
?
6
3.找名(代)词。
在名词代词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谁做什么事情。
在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予、尔、汝、公、卿、君、彼、此、其、之
?
7
3.找名(代)词。
例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XXXXX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XXXXX
?
8
3.找名(代)词。
例2: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
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
?
9
4.找虚词
常用虚词是标志:古人喜欢“之乎者也”这些虚词,用在句子的开头或者结尾虚词通常是语气词,可以在其前后断句。
?
10
4.找虚词
①句首的语气词(发语词):
其、盖、唯、夫、且夫、若夫、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在句首的关联词:
苟、纵、是故、于是、向某某、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可断句;
?
11
4.找虚词
③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顷之、向某某、末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④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
12
4.找虚词
①句首的语气词(发语词):
XXXXX/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某某——《岳阳楼记》
呜呼/其真无马耶
?XXXXX/若夫日出而林某某/云归而岩穴暝
?
13
②在句首的关联词: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14
4.找虚词
③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大雪公欣然曰XXXXX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大雪/公欣然曰XXXXX
?
15
4.找虚词
④句末语气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XXXXX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XXXXX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16
5. 对偶、反复 与顶真
例1:(顶真)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断句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17
5. 对偶、反复 与顶真
例2:(对偶)句式整齐对称。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18
5. 对偶、反复 与顶真
例2:(对偶)句式整齐对称。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19
5. 对偶、反复 与顶真
例2:(对偶)句式整齐对称。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20
5. 对偶、反复 与顶真
例2:(对偶)句式整齐对称。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21
6.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固定结构莫拆散
如“孰若”“得无”“何以”“于是”“然则”等。
?
22
6.特殊句式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
如:“何XXXXXXXXXX之有” (何陋之有?);
“如XXXXXXXXXX何”(如太行王某某?);
“唯XXXXXXXXXX是XXXXXXXXXX”(唯利是图);
?
23
6.特殊句式
“不亦XXXXXXXXXX乎”(不亦说乎?不亦乐乎?)
“得无XXXXXXXXXX耶”(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可XXXXXXXXXX欤”(可据理臆断欤?)
“顾XXXXXXXXXX哉”(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24
7.综合练习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某某:“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某某:“善哉!”乃罢其兵。
舍人:君王的侍从官。 少孺子:年轻人
怀丸操弹:怀里藏着弹子,手里拿着弹弓
?
25[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课外初中文言文断句方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