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自己托”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9 00:59:24 举报文档

以下为《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两弹一星”的内容和决策的背景;“两弹一星”研制的主要成果;航空航天技术的新成果;“神舟”5号载人航天工程;袁隆平和南优2号;袁隆平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杂交水稻对人类的贡献;1983年,中国研制成功“银河-Ⅰ号”计算机;1965年中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功。

理解党和政府的战略决策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联系;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

启发学生探究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获得一定的分析和思考事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内容让学生归纳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的尖端科技所取得的成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

通过问题的启发,让学生对于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思考,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对于科技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进行讨论,并对热点的科技问题进行思考,初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建国以来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通过分析探究新中国科技之所以发展的原因,让学生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从而树立为中华之再崛起而奋发学习的志向。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2、难点: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深入浅出、准确简练的让学生了解本课所涉及的科学知识。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高中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理性思维的能力有较大提高,学生通过必修Ⅰ、Ⅱ学习,对新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及当时的世界格局已经有所了解,已经初步具备了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背景知识。 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所以教学中仍需因势利导。

五、教材教法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建国以来科技发展的状况: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在讲授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从三方面加以处理,一是重大科技成就(辉煌成就)、二是探源历史。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哪些成就及原因?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起了什么作用?这两个问题探究的过程中重在介绍科学家门的优秀品质。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补充一些科技的成就、现实中的热点科技问题等资料,让学生对于本课的学习不是停留在对现象的再认再现上,而是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因素联系,也能理解科技发展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巨大反作用。

六、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世界领先;但自1840 年以后,备受欺凌,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迅速制定了正确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科学技术振兴的伟大历程。

多媒体展示本课课题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讲授新课: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一目),并思考问题什么是“两弹一星”战略决策? “两弹一星”的开发和研究成果如何? 为什么我们注重“两弹一星”的开发和研究?“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有什么重大意义?

(板书)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板书)1、“两弹一星”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鼓舞的巨大成就。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目前已经大大缩短了与世先进水平的差距,在许多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科技在某些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着差距,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

巩固训练 :

板书设计: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

2、载人航天的发展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三、计算机的发展

四、生物技术的发展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