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黄山奇石》丁某某

本文由用户“mythsmilling”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9 00:30:02 举报文档

以下为《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黄山奇石》丁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018年房山区骨干教师远程网络培训仿学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单位

?周口店小学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黄山奇石》



教师姓名

丁某某?

观摩课例设计教师

?张某某



观摩课例课题

《识字2》?



?

?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非常丰富,需要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创新理解。同时,语文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以“语文能力“为核心。让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黄山奇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设计,力求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背景分析



文本分析:《黄山奇石》一课介绍了景色奇特的黄山奇石。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工具(手段):多媒体



?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认识“闻,名”等15个生字。正确书写“南,些”两个字。

2运用创设情境,想象画面等多种形式朗读,体会黄山奇石的“奇”。

3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意思。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识字,正确书写汉字,朗读中体会黄山奇石的奇特。

教学难点: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意思。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

?



?

?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置意图



?一 揭示课题,感知题目中的“奇”

1导入:看图,介绍黄山风景区。

2解“奇”:“奇”是什么意思?

3读题:带着对“奇”字的理解,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名字奇。

1初读课文:

2关注词语,书写生字

中外闻名,风景区,安徽省,南部,秀丽神奇,尤其

放入句子中读一读。

书写生字“南,些”

(1)陡峭 ,翻滚,金光闪闪,奇形怪状

1)读准音

2)变短语读一读:

陡峭的山峰,翻滚的云海,金光闪闪的雄鸡,奇形怪状的岩石

3感知:奇石名字的“奇”

(1)读准圈画出的名字

(2)发现:黄山名字有什么特点:

预设1:这些名字很有趣。

预设2:许多名字跟动物有关。

预设3:很多名字都跟“仙”有关。

三 朗读内容,感受“样子奇”

1学习第二自然段“仙桃石”

读第二自然段

交流:说说从哪里感受到了“仙桃石”的奇特。

预设1:形状像个大桃子

预设2:桃子从天上飞下来

预设3山顶上居然有一个大石某某,真有意思

(3)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理解“石某某”意思。

(3)梳理句序:

(4)介绍仙桃石,积累语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

创设情境: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画面

交流画面,朗读提升

1)预设:我仿佛看到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2)预设:我仿佛看到猴子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的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3)梳理句序:

(4)合作朗读

(5)介绍“猴子观海”

自己练习,尝试介绍,评价

四 总结全文: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

?

?

?1教师介绍:黄山位于我国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最著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2学生说一说奇的意思。

3读好课题。

1师提出要求: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2)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把它们的名字圈出来。

2生按要求读好课文,读准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生读准词语,读好句子。

2指导书写“南,些”

(1)生观察字的结构,相同点;都是上写结构。不同点:“南”上小下大。“些”上宽下窄。

(2)教师范写,生书空

(3)生书写,反馈评价

读准字音,读好短语

1生读准石头的名字。

2生在读中感受发现黄山石头名字的奇特。

1生读第二自然段

2师提问:你从哪感受到“仙桃石”的奇特?

3说说“盘石”的意思。

4师梳理句序:先介绍奇石的名字,再说说它的形状,多有条理

5练习介绍“仙桃石”

先自己练一练,再进行介绍。

6师生一起评价。

1生读第三自然段。

2想象画面,说说你想到的画面样子。

(1)联系生活理解“陡峭”。你觉得“陡峭的山峰”是指什么样的山峰?

(2)想象画面,读好第一句。

(3)圈画动词,做动作理解“一动不动”

(4)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翻滚的云海”,为什么能望到翻滚的云海?

(5)做动作,师指导读好第二句。

3梳理句序:先介绍奇石的位置,再介绍奇石的样子,最后介绍奇石的名字。

4合作朗读,介绍“猴子观海”

1 ?初步感知课题,了解“奇”字的意思。

2 学生通过欣赏、领略黄山美景图片,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落实低年级的字词教学,让学生在写字中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把字能按笔顺规则写好。

识记字词,在阅读中让孩子积累词语。积累短语。

感知黄山石头名字的奇特。读中体会,读中悟

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仙桃石的奇特,读中自得。避免教师的说教。

结合生活实际和图片理解课文中“盘石”的意思。图文结合,用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理清文章的顺序,为背诵做好铺垫。介绍“仙桃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积累词语,同时辅助学生的背诵。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思维。

联系生活理解词语意思。

借助课件中的图画,做动作指导朗读



板书设计



?仙桃石

奇特,有趣

猴子观海

?

?

?



?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

教师评价? 随堂评价(微笑,眼神,激励性语言) 阶段性评价(总结)

学生互相评价 朗读评价 写字评价(四姿,书写美观)

学生自我评价 课堂自我评价 写字评价(四姿,书写美观)

?

?

?



本教学设计的特点(300-500字数)



?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更加注意它的实效性与可操作性,教学设计中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更加注重课堂中的因材施教和实施效果。同时,在设计教学中,努力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比如:如何把语文课标中的语文学习理念,学段性的培养目标真正的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使语文的课堂能更好的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同时,在这次教学设计上,尽可能关注到全体学生;尽量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也更加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情商,包括良好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浓烈的学习情感。在以往的教学设计中更偏重于对学生智商的培养。把语文知识的教学放到了课堂教学的第一位,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态度、兴趣、情感的培养和引导。知识能力与态度,兴趣情感的培养应当均衡,所以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更加注重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反思及活动改进设想(300-500字数)



?

? 本节课重难点比较突出,识字与阅读相结合,课堂中充分体现了随文识字,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多媒体课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形象性、直观性,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心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更加到位。“读中感悟,议中深入”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体会到祖国河山的壮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

?

?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黄山奇石》丁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