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2.2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第一课时廊坊一中赵某某【目标引领】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3.掌握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
4.熟悉地理学科术语,培养良好的人地协调观。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3.掌握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地球内部的热能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
地震、变质作用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请同学们阅读P36页“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并完成导学案内容。使地表高低不平,
形成高山或盆地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地表形态不断变化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自读课本P36页,完成导学案相关内容。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 板块构造与宏观地形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1、 地球表层的 并不是完整一 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为 板块,它们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 处的地壳比较活跃,为世界主要的 、 带。 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相对的
状态,板块与板块挤压碰撞,形成 边界,板块与板块彼此分离形成 边界。岩石圈六大运动消亡生长交界火山地震两大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 板块构造与宏观地形 阅读P38页第一段,结合世界地形图和导学案材料,用板块构造学说小组讨论下列地理事物的成因,并完成导学案相应表格内容。探究一1.喜马拉雅山脉 青藏高原
2.日本群岛 日本海沟 落基山脉 安第斯山脉
3.红海 大西洋 东非大裂谷(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板块构造学说山脉和高原喜马拉雅山脉
青藏高原日本群岛
落基山脉
日本海沟 裂谷
海洋
海岭东非大裂谷
红海
大西洋岛弧、海岸山脉 海沟褶皱断层(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壳运动的痕迹----地质构造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探究二1、结合课本P38-P39页内容,利用教具演示褶皱,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表格内容“我”来讲一讲背斜向斜山谷谷山向某某背斜谷背斜成某某原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
岩性疏松,易被
侵蚀成某某向斜成山原因:
向斜槽部受挤压,
岩性坚硬,不易被
侵蚀,保留成山背斜谷 向某某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海洋中张裂地带海岭2 背斜和向斜构造的判定。ABCDE岩层由新到老新 老 新老 新 老三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②.岩层新老关系上:
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断层面断层线断层地垒 :相对上升,多形成高地或断块山,如 庐山、华山、泰山、峨眉山等地堑 :相对下降,多形成盆地或谷地,如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汾河谷地等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2.2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